玻璃瓶和罐:热应力和退火
玻璃瓶和罐:热应力和退火
玻璃在成型过程中与模具的接触,以及受到冷却风的作用,使玻璃迅速冷却(如在10秒内从1100℃降到600℃),玻璃内外会产生很大的温差,由于玻璃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。(玻璃内部残留的力使分子结构处于变形状态)
热应力若不消除,会严重降低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,甚至出现自裂现象。因此,应将制品入炉升温至退火温度,保温一定时间,去除热应力后,再进行缓慢退火,使残余应力不超过一定值,以保证安全使用产品。
退火的本质是减少或消除应力并防止新应力的产生。
啤酒瓶内应力≤4,小于30.0这.建议控制小口压吹轻量化瓶的内应力≤2级,小于15.0这。
通过应力计可以检测产品的应力,偏光片的旋转角度对应产品的应力等级:1级 0.0(邻)-7.4这,2级 7.5这-14.9这,3级 15.0这-22.4这,4级 22.5(摄氏度)-29.9(摄氏度),5级 30.0(o)-37.4(o),以及5级 30.0(o)-37.4(o)。-29.9这,5级 30.0这-37.4这。
翠绿色材质瓶底应力等级4图片
退火点Ta:表示在此温度下经过三分钟可以消除95%的应力,也叫退火温度的上限。(约555℃)
转变点Tg:介于退火点Ta和应变点Ts之间。在此温度附近,玻璃具有粘弹性,等离子体可发生粘性流动,从而消除玻璃各部分的温度梯度。(约530℃)
应变点Ts:意味着在此温度下三分钟后只能消除5%的应力,也称退火温度下限。(约515℃)
退火点Ta和应变点Ts的理论值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:
退火点Ta=0.8381×SP-44.223(℃)
应变点Ts=0.8094×SP-52.062(℃)
这里SP是玻璃的软化点,当玻璃的软化点变化时,退火点和应变点也会变化。
退火温度,指的是产品可在15分钟内消除应力的温度,一般为20比理论值低℃~30℃。钠钙玻璃的退火温度大多为510℃~550℃。
由于退火炉热电偶安装位置、插入深度、仪表情况等可能存在差异,即使是同一型号的退火炉,也要根据产品实测应力结果来设定合理的退火温度和退火速度,不要死板。
在消除应力时,通常退火温度越高,保温时间越长,效果越好。玻璃越厚,产品形状越复杂,应力越容易集中,提高退火温度、延长时间(减慢大网带速度)可消除应力。
保持大网带上的玻璃瓶罐排列整齐、间距适当,有利于应力释放。如何使玻璃瓶罐间距合适,使冷喷枪能够沉入瓶口面以下,同时又能避免大网带速度过快导致应力失效?在新建或大修时应根据成型机所生产产品的类型、规格、机速来计算选用合适的退火炉。
在生产过程中,若发现产品应力不合格,则应从退火设备及退火工艺方面查找原因。
常见原因有退火炉加热器故障、顶循环风机停止、退火温度显示不准、来料温度低、退火温度及退火曲线设置不合理、退火时间不足等。找到真实准确的原因,对策自然就有了。